自2021年以來,廈門市先后出臺《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進一步加快跨境航空貨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廈門市多式聯運“一單制”業務推廣的若干措施》等多項政策支持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李霹靂說,物流產業人才相關政策、交通物流行業紓困政策等正在實施。
廈門現代物流產業發展
“十四五”目標
到“十四五”期末
2025年
實施七大工程
推進廈門物流產業發展
根據產業發展趨勢,結合廈門市實際,將重點從以下七個方面推進物流產業發展,即實施七大工程。
一是實施基礎設施工程,包括推動港口高質量發展,做強做大前場陸路樞紐,高標準建設廈門新機場航空貨運樞紐,鞏固發展海向通道,拓展陸向物流新通道,搭建航空貨運網絡,繼續推進東渡、海滄、前場、同安、翔安五大物流產業集聚區建設;
二是實施冷鏈物流工程,包括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冷鏈物流網絡,提升冷鏈物流發展水平;
三是實施城鄉配送工程,包括優化城鄉配送網絡布局,培育骨干城市配送企業,提升城鄉配送服務水平;
四是實施智慧物流工程,包括加強多式聯運信息化建設,打造數字化物流樞紐,建設智慧物流園區,推動倉配業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五是實施綠色物流工程,包括優化運輸組織模式,推廣使用新能源物流設備,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六是實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程,包括推進跨業融合創新發展,提升供應鏈發展水平,強化國際供應鏈物流網絡建設;
七是實施應急保障物流工程,建立全市統籌、多元參與、互為補充、協調聯動、安全可靠的應急物流機制,構建立體、綜合、現代的應急物流網絡。
五個方面著手
推進“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廈門是港口型、空港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2019年9月,廈門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列入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截至2021年底,樞紐范圍內入駐物流企業總數超過90家。其中,4A級物流企業15家,3A級物流企業6家,物流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樞紐物流運營面積686萬平方米,基于樞紐形成的海運干支線和公路、鐵路網絡,輻射141個海外城市和116個國內地級以上城市。2021年全年,樞紐實現物流相關的營業收入41.17億元,完成貨物吞吐量1.27億噸、集裝箱891.66萬標箱,港口鐵路裝卸車數20.09萬車、船舶進出港10817艘次。樞紐建設和運營成效初顯。
圖片來源:廈門自貿區
廈門多項舉措利好物流產業
《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于2021年出臺,提出8大方面37條具體措施,包括培育一批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鼓勵郵政快遞企業發展跨境業務、鼓勵使用綠色包裝等,對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給予實實在在的支持。
《進一步加快跨境航空貨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今年7月1日落地實施,在之前政策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細化,提高補貼力度,放寬一些限制條件,增加貨量及貨量增量獎勵、貨代獎勵等條款,注重加快政策兌現速度、注重提升地面服務保障能力等整體營商環境建設。
《支持廈門市多式聯運“一單制”業務推廣的若干措施》:今年3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旨在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真金白銀支持試點運營企業做大業務量,鼓勵試點企業在境外設點,擴大“一單制”的影響力,吸引更多貨源向廈門聚集。
2022第十六屆中國冷鏈產業年會
12月15-17日 中國·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