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中越鐵路國際冷鏈貨運班列開通
近日,兩列滿載著云南西藍花、白菜、石榴等特色果蔬的冷鏈班列,同時從云南省玉溪市研和站駛出。一天后,這些來自中國云南的果蔬,將分別抵達老撾萬象和越南老街,標志著中老、中越鐵路國際冷鏈貨運班列正式開通運營。
中老國際冷鏈貨運班列依托中老鐵路打造,實現云南昆明、玉溪至老撾萬象雙向對開,全程運行26小時;中越國際冷鏈貨運班列依托昆明、玉溪、河口鐵路,實現云南昆明、玉溪至越南老街一站式直達,全程運行20小時。中老、中越國際冷鏈貨運班列對內通過云南連通內陸,對外連通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為云南服務和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繁榮,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搭建了橋梁,注入了新活力。
中老、中越鐵路具有安全穩定、時效性強、運力充足,運輸冷鏈裝備性能好、保鮮程度高等特點和優勢。產自云南的特色果蔬,從生產基地到國外消費者手中,保鮮程度高,加上相關的補助政策,可大幅壓縮企業物流成本,有力帶動鐵路沿線地區經貿發展。
來安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加緊建設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工人們正在對冷鏈物流產業園進行施工,項目分為物流調度中心、冷鏈物流、物流倉儲、研發車間、行政辦公、電子商務等多個功能區域共同施工。截至目前,該項目研發車間、物流倉庫、冷鏈物流庫倉庫主體結構基本完成。
據介紹,此次建設工程的負責人表示:冷倉可以延長農副產品的保鮮期,降低運輸損耗率,集中分發也大大降低了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將對來安縣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產業提檔升級提供重要基礎設施保障,并打通城鄉配送、電商線上線下融合、商貿流通、冷鏈物流配送渠道,實現智慧物流與商貿服務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園投入使用后,將覆蓋滁州市主要產銷地區農產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農產品集散、分撥、配送等集散地功能,促進農產品更好地“引進來、走出去”,預計實現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超過1000個。
四川省冷鏈物流產業計量測試聯盟成立
近日,四川省冷鏈物流產業計量測試聯盟正式成立,標志著四川省的冷鏈物流產業計量發展邁出全新一步。該聯盟由成都市計量院作為發起單位,省內從事以食品、醫藥為主的冷鏈物流上中下游產業相關工作的計量技術機構、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聯合。
據介紹,聯盟的成立對于有效發揮計量技術支撐和質量引領作用,實現計量保障和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提升冷鏈物流產業核心競爭力,將發揮積極作用。聯盟著眼中心大局,強化協同服務,提升了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質量技術供給能力水平,滿足了產業發展新需求,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
聯盟大力推動了計量與產業深度融合,加快了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和技術對接,組織開展了以食品、醫藥產業冷鏈物流為主的計量測試發展規劃、技術攻關、產品研發、計量測試服務及管理等活動,不斷提升了產業創新發展驅動力,精準計量賦能了全省冷鏈物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河南漯河的冷鏈物流產業加速“升溫”
近日,河南省漯河市成功入選新一批25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2023第十五屆全球食品冷鏈大會上發布的中國冷鏈物流百強榜,漯河市7家企業榜上有名,數量居河南省第一。漯河市持續優化冷鏈物流空間布局,全方位提升冷鏈物流的產業鏈、供應鏈和服務鏈水平,帶動全市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在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中,漯河市積極踐行把冷鏈物流作為食品產業生態的重要一環,以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冷鏈物流基地為目標,堅持頂層謀劃、科學布局、創新突破、統籌推進,冷鏈物流業已成為漯河市特色鮮明、發展迅速、帶動力強的高成長性產業。
據了解,漯河市引導企業發展“互聯網+”開始,逐步擴大對智慧平臺建設的扶持和補貼,先后建成全市交通樞紐信息服務中心、豫南口岸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智能物聯港等智慧物流平臺;建立第四方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實現車貨自動匹配、線上交易支付、智能調庫、服務跟蹤等多項功能,平臺啟用后,已入駐貨主企業7270家,統籌調度冷鏈車輛18.6萬臺,成為全國最大的物流智慧供應鏈平臺。
漯河市緊緊圍繞“一中心、三基地”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規劃目標,舉全市之力精心培育建設運營主體,力爭早日建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網絡建設示范區、國際肉類冷鏈物流集散貿易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冷鏈物流主樞紐,為保障中國肉類供應鏈戰略穩定、冷鏈食品安全提供堅實支撐。
咸陽市預制菜全產業鏈產值56億元
近日,咸陽市以建設西安都市圈重要的預制菜生產供應基地和“精品廚房”為目標,積極研發推廣全國通享菜品,打造“咸陽味道長香憶”永久品牌,加快工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截至目前,全市預制菜加工企業發展到42家,占全省的26%,全產業鏈產值56億元。
據了解,咸陽市圍繞標準化、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營銷推介、安全監管、人才支撐等六大體系建設,系統謀劃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推進措施和支持政策,實行專班推進,積極構建預制菜產業發展“四梁八柱”。到2025年底,全市培育招引預制菜加工企業70家以上,菜品類別50個以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70億元。
加大研發推廣力度,以全國通享菜品和“咸陽味道”兩輪驅動,建設聯合研發平臺,優化支持政策,將預制菜產業發展納入市縣兩級財政支持范圍,列支專項資金,加大傾斜支持力度。開發預制菜產業專項金融產品,加大信貸資源投入,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投資方面超5000萬元、投資強度超300萬元/畝的預制菜項目。同時,加強服務保障,打造讓企業安心投資、舒心創業、放心發展的營商環境,吸引正大、雙匯等2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在咸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