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欧美日韩-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亚洲精品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廣州鮮易鮮物流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冷鏈運輸的全方位優質服務!

下滑93%!面對業績“滑鐵盧”,這個百年老店持續押寶預制菜!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3-12-15
下滑93%!面對業績“滑鐵盧”,這個百年老店持續押寶預制菜!

當支柱業務收入連年下滑,自稱“百年魚丸世家”的海欣食品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


前幾日,預制菜在線報道預制菜企業惠發食品(603536.SH)股價連漲,自11月24日至12月6日,9個交易日,惠發食品收出9個漲停板。


與此同時,也推升了海欣食品(002702.SZ)的股價。


12月5日,市場大跌再次擊破3000點,但海欣食品全日封住漲停板。次日開盤后,股價又創新高。







是因為海欣食品業績出色嗎?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了超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海欣公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海欣的速凍菜肴制品實現營收1.62億,對比2021年的0.11億營收,增速達1334.35%。


營收增長超13倍、凈利潤下滑超9成……海欣是否已經探析出預制菜的門路?“百年魚丸世家”又是如何做這門生意的?


主業乏力、業績不穩




海欣食品成立于2005年4月,2012年10月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速凍魚肉制品和肉制品、速凍米面制品、速凍菜肴制品、常溫魚肉制品和肉制品的生產和銷售。其核心產品為速凍魚糜制品。


其官網顯示,公司主要在江浙和山東設有8個生產基地,并在全國設有7家銷售子公司。


雖然公司在股市上以“速凍魚肉制品第一股”聞名,但說到業績就沒那么“光鮮”了。


2012年10月,海欣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之初,海欣也被眾多投資者看好。


彼時,海欣計劃募資1.98億元,但實際卻收到了4.7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超募1.38倍。


2019年,海欣開始布局預制菜。


這一年,海欣推出了主打火鍋預制半成品的品牌“海欣撈道”;2020年,海欣推出了調理類肉制品;進入2021年,海欣開始擴充速凍菜肴制品產能,進一步布局預制菜。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上市后不久,業績出現波動,甚至時不時出現虧損狀態。


2015年、2017年和2021年,公司虧損額分別為3951萬元、2728萬元、3443萬元,合計超億元。


從增長率來看,海欣食品的歸母凈利潤在2014年、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這5年皆出現了負增長,增速分別下滑45%、314%、308%、80%、148%。


也就是說,公司上市后,接近一半的時間里,海欣食品歸母凈利潤都出現了負增長。





而且,海欣食品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堪稱遭遇“滑鐵盧”。


2023年前三季度,海欣食品的歸母凈利潤僅約367萬元,同比下滑了93%。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同比下滑了29%,半年度迅速擴大到下滑94%,在第三季度也下滑了92%。





可以看到,海欣食品今年二、三季度的業績惡化非常嚴重,第四季度雖還未披露,但一時也找不到樂觀的理由。




但2022年對海欣而言,算是一個新的轉機。財報顯示,2022年海欣實現營收16.21億,同比增長4.5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0.63億元,同比增長283.58%,扭轉了2021年的虧損局面。







而在海欣2022年的營收中,預制菜無疑是海欣業務增長的一抹亮色。


2022年,海欣食品的速凍菜肴制品營收大幅增長,由2021年的0.11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62億元,增幅達1334.35%,營收占比提升至10.02%。


反觀作為海欣支柱業務的速凍魚肉制品及肉制品,營收卻逐年下滑。


財報數據顯示,2021、2022年,海欣食品的速凍魚肉制品及肉制品收入分別同比減少了6.84%、3.41% ,產品年銷售量也分別減少了4.27%、12.60%。

發力中高端預制菜,提升創新能力




面對支柱業務收入下滑的趨勢,海欣食品急需打造新的增長點。而預制菜成為其看中的新增長點。


海欣2020年年報中介紹公司未來發展戰略時,就曾提及了培育速凍菜肴制品。


2021年,海欣逐步擴充速凍菜肴制品產能,這一年,海欣的速凍菜肴銷量達到569噸,生產量為24噸。


而到了2022年,其速凍菜肴的銷量和產量已分別增長至6214噸和6645噸。






大力發展速凍菜肴,海欣也花了不少心思。


產品方面,海欣選擇立足自身優勢,主推肉制品相關的預制菜,其中不少產品都是經過調味的肉制品。


與此同時,海欣還不斷加大速凍菜肴產品的生產和推新力度,產品結構愈加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產品定位上,與大部分品牌打出低價預制菜不同,海欣選擇了發力中高端預制菜。


公司方面曾公開表示,全品類、全渠道拓展高端海洋水產預制菜是公司新的發展戰略重點。


財報顯示,海欣食品舟山工廠生產線采用了先進的加工技術和設備,主打深海預制菜,如蝦蟹類、蝦滑、帶魚段、魷魚餅、魷魚圈等。


海欣食品認為,舟山海洋資源廣闊,能夠提供大量原材料供應。


4月初,海欣食品發布公告稱,為拓展高端海洋水產預制菜領域,擬收購福建東鷗食品有限公司51%股權,東鷗食品主營鮑魚及預制菜的加工銷售。


這是海欣食品在高端水產預制菜領域的一次重點布局,并提出未來將圍繞高端鮑魚預制菜產業投資發展。

大舉擴張




雖然凈利潤大降、毛利率下滑,海欣食品卻還在大舉擴張之中。


前文提到,今年4月初,為拓展高端海洋水產預制菜領域,海欣食品發布公告稱,擬受讓福建東鷗食品有限公司合計51%的股權,并向其增資,以此布局鮑魚預制菜業務,拓展高端海洋水產預制菜領域,該領域也是公司新的發展戰略重點。






其次,大舉增資水產品精深加工及速凍菜肴。


8月底,海欣食品向全資子公司福建長恒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福建長恒”)的增資申請獲得批復,將用于“水產品精深加工及速凍菜肴制品項目”,這個項目的總投資金額高達約7億元。




此外,海欣食品部分項目也在推進中。


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福建長恒(連江工廠)新建年產十萬噸速凍魚肉制品項目累計完工進度95%,建筑主體已完成,進入內部裝修及配套設施設備施工階段,預計下半年投產。


東山騰新食品有限公司(東山工廠)二期擴建項目,主要為優化和增加常溫休閑食品產能,已完成主體結構建筑,基本完成消防材料報批,預計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驗收。


總體來看,海欣食品擺出的陣勢大概是這樣的: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今年在大張旗鼓搞擴張。


更重要的是,作為“速凍魚肉制品第一股”,海欣的一舉一動也備受市場關注。


尤其是近年來,其股東頻繁減持套現的行為,給企業的口碑以及業務拓展帶來了一定影響。


公開報道顯示,海欣上市后,曾多次出現股東套現減持的事件。


那么,對于這些天海欣食品股價“怪異”強勢怎么理解呢?


一方面,這和預制菜板塊整體比較強勢有關,另一方面只能說有資金在“炒預期”。


炒什么預期呢?比如海欣食品大舉擴張,可以帶來明年業績的真實增長。


只是,公司擴產后市場需求端是隨之擴大,還是一如往常導致存貨高企,出現更嚴重的產能過剩,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