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新興“藍海”產業,其產業鏈條長、關聯廣、技術要求高,成為農業產業升級的新質生產力。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已超5100億元,同比增長23.1%,整體呈現快速上升態勢。
報告選取廣東、山東、四川、河南、上海、浙江、 江蘇、福建等十個國內預制菜產業代表性地區作為觀察窗口,聚焦預制菜全產業鏈,對原材料及成品生產、 加工、貯存、運輸、銷售等全流程進行切片式分析,對各省市預制菜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全面梳理,全方位展示我國預制菜產業分布格局,盤點了各省市特色產業、品牌及產品、預制菜產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的情況,為相關領域的從業者、決策者、投資者提供全面的市場情報和發展建議。
“三強多新”的產業梯隊格局形成
報告統計,目前全國已有618個縣(市、區)重點布局預制菜,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整體來看,以省級行政區為單位,我國已呈現出“三強多新”的梯隊格局。即山東、四川、廣東分別在預制菜企業數量、產業營收能力、發展生態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河南、江蘇、上海、福建、安徽、湖北、浙江、陜西等地緊隨其后,積極培育后發優勢。
具體而言,從企業數量來看,山東作為全國的“菜籃子”,具備先發優勢,擁有9000余家預制菜相關企業,占全國的13%,居全國首位,廣東省、安徽省緊隨其后,分別擁有6019家、5148家。
從發展生態來看,廣東省預制菜產業發展總體水平居于全國第一。作為全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之一,廣東擁有發達的物流和加工制造業,為預制菜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產業環境。2022年,廣東省預制菜產值達545億元,同比增長 31.3%,占全國的13%;2022—2023年,廣東連續兩年位居《中國預制菜產業指數省份排行榜》榜首。
從產業規模來看,四川省預制菜規模以上企業的整體營收接近700億元,其中預制菜產品單項貢獻即達431億元,在全國范圍內名列前茅,充分表明了四川預制菜企業在市場經營和盈利能力上的強勁動力。
產業鏈整合與產業集群的構建,是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報告強調,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但其是一個復雜的產品體系,除了食品的直接生產加工和銷售,冷鏈物流配送的速度與安全性、裝備生產的高效與標準化,以及出口市場的穩定程度都直接影響著預制菜產業的發展,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海外掘金成預制菜企業發展新方向
近年來,在“中國制造出海”這一熱潮席卷推動之下,預制菜也在加速開拓國際市場。
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眾多預制菜出口企業境外營收增幅普遍超10%。廣東作為預制菜出口大省,在2022年便出口預制菜83.4萬噸,出口額310.4億元,并在2024年將“廣東年菜”這一金牌產品送出了國門。
山東作為預制菜和沿海出口大省,預制菜出口亦如火如荼。據海關統計,2023年1-7月,山東省煙臺市實現預制菜產品出口20.6億元;2023年1-4月,榮成市出口海帶產品貨值3400多萬元,同比大幅增長43%,遠銷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萊陽市則擁有各類預制菜生產企業200多家,生產涵蓋中式糕點、快餐便當、調理肉食等十大品類上千種產品,并出口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福建省馬尾海關在2023年共監管服務出口水產品預制菜1035批次,總貨值約12.8億元,涵蓋烤鰻、魚丸、佛跳墻等福建特色預制菜產品。福建省出海代表企業冠海水產僅在2023年1-7月,便出口預制菜1.7億元,同比增長18.5%。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會長武力表示,預制菜是解決當前國際上中餐廚師不足、中餐裝備不足、中餐標準不足等問題的重要“利器”,是中餐出海擴張的重要方向。這些數據不僅是各地預制菜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贏得國際認可的有力證明,更是中國預制菜產業蓬勃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競爭的真實寫照
內外驅動,預制菜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預制菜產業發展擁有政策支持、國內市場空間龐大、海外市場廣闊、科技產品創新驅動等多項機遇。
在政策方面,自2023年2月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以來,國家陸續發布了《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意味著國家高度重視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并為其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預制菜國標也在謀劃中,未來隨著國標的出臺,將會有更多政策機遇傾向預制菜產業,推動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市場空間是檢驗產品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報告指出,隨著家庭結構的轉變、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口流動的加速,以及消費者對便捷、健康飲食的追求,預制菜正以口味多樣化、操作便捷化、成本低價化等優勢迎來越來越多的市場空間。
據京東調研數據,預制菜消費人群中,62%來源于一線城市,90%以上來自一二三四線城市。而在消費者群體中,已婚女性占比近3/4,女性占比過半,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31-40歲,即主要是80-90后。這說明預制菜不僅受到家庭主婦的青睞,也受到職場女性的歡迎,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和年齡較大的消費群體中,預制菜的市場需求更為旺盛。
當前,預制菜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刻而廣泛的變革,其中科研力量與產品創新雙輪驅動,成為當前預制菜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支撐。
對此,廣東省積極構建大灣區高品質預制菜產業發展“生態圈”,成立了廣東農業AI實驗室,以AI賦能預制菜產業發展。此外,華南農業大學還設立全國首個“嶺南特色預制菜產業發展創新”研究生專班,以培養預制菜行業領軍型研究生人才。
然而,著眼未來,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視角審視,預制菜產業仍面臨諸多挑戰,諸如市場標準缺失、產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凸顯、消費習慣有待培育、領軍企業相對匱乏、供應鏈風險、出口資質不全等。其中,質量安全是讓預制菜處于“風口浪尖”的主要制約障礙。
基于當前預制菜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報告提出,要持續推進、細化預制菜產業標準化建設,制定統一的產業標準和規范,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優化供應鏈體系,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產品品類和口味,提升消費者體驗。此外,還需加強行業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并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經驗,推動預制菜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