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讓鮮魚冰凍半年,取出解凍后仍然能復活。”在本月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重慶市選拔賽上,一家來自南岸區的創業團隊,在介紹項目技術上,因其在食品保鮮、冷鏈物流方面的創新,引得會場眾說紛紜并受到了現場評委和觀眾的廣泛關注,最終以絕對高分斬獲第一名。
“凍魚復活術”參賽引爭議
對于冰凍6個月的鯽魚也能復活,現場觀眾都提出了質疑,甚至懷疑其真實性。
“‘凍魚復活’的這項技術其實在食品保鮮不算新的突破,原理是通過食品級的液體冷凍技術急速降溫,能最大程度鎖住食材的鮮度,延長保存時限,但應用到老百姓家中,目前已經可以實現了,這就是突破。”大賽評委方令表達了項目的肯定,他相信這項技術必將帶領重慶甚至全國食材保鮮、冷鏈運輸邁上新臺階。
據這家名為數鮮云凍(重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鮮云凍”)的創始人林海介紹,他們團隊來自北京,因為技術應用場景較廣且成熟,現已在全國6個省市都設立了分公司,以便開發更優質的保鮮食材,將投放到應用場景中。
南岸區就業和人才中心相關負責人袁培峰介紹,數鮮云凍于2023年9月落戶南岸,因整個團隊均來自北方,對重慶本地的農產品不夠了解、缺乏合作渠道,發展一度停滯。
“起初團隊只有幾個人,對重慶的市場環境非常陌生。”袁培峰說,針對數鮮云凍面臨的困境,南岸區就業和人才中心通過在企業和區縣間搭建橋梁,幫助數鮮云凍與區縣交流、合作,開拓市場。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如今數鮮云凍已成為擁有20名團隊成員、辦公場地達2000多平方米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年產值 2000萬,持有15項發明專利,并與南川區、潼南區、江津區達成戰略合作,建立起了鎖鮮產業中心。
保鮮“黑科技”逐個解鎖重慶農產品
近日,記者來到廣陽灣智創生態城迎龍創新港,實地探尋數鮮云凍的保鮮“黑”科技。
在云凍數鮮的保鮮設備中,有凍了8個月依舊白嫩的豆腐、凍了5個月依舊飽滿多汁的獼猴桃、還有來自大海的石斑魚、甚至還有保存了半個月依舊嫩綠的油麥菜等。
林海告訴記者,數鮮云凍的保鮮技術不僅能用于肉類保鮮,對蔬果同樣適用。“考慮到技術特性,我們需要將公司落戶在一個農產品豐富的地區,美食遍地的重慶就是最優的選擇。”林海回憶,在落戶重慶以后,團隊針對重慶的農產品進行了多次試驗,南川的方竹筍、江津的鮮花椒、潼南的檸檬都是非常成功的“試驗品”。
目前,云凍技術在重慶,已經在肉類、水產、蔬果等領域開始了廣泛的應用,并與多個區縣開展合作。林海稱,南川方竹筍、潼南檸檬、豐都麻辣雞、榮昌鹵鵝等都已經達成合作意向,未來團隊還將開發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重慶農產品。
采訪現場,技術員焦陽向記者展示“凍魚復活術”,一條魚從零下40度的冷凍液中冰凍,到常溫解凍復活的整個過程堪比科幻片。
焦陽介紹最初針對重慶的農產品進行實驗時效果并不理想,重慶夏季氣溫高、濕度大,使得在對農產品進行冷凍時不能迅速達到理想溫度,大大影響了保鮮效果。在經過幾次的失敗后,進行多次調整技術已經成熟,從理論邁向了實際應用。
目前,云凍技術的加持下,南川的方竹筍、江津的鮮花椒、巫山的脆李、榮昌的鹵鵝等具有代表性的重慶農產品,都能在最新鮮的狀態下被送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餐桌上。
據記者了解,南岸區以產業龍頭為引領,已建成市級創業孵化基地7家,入駐初創企業329家,并針對初創企業提供的從人才招引、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培訓輔導等支持,這對于數鮮云凍的發展無疑是最好的助力。為了進一步幫助數鮮云凍開拓市場,同時幫助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南岸區就業和人才中心計劃為數鮮云凍組建30個大學生創業團隊,3-5人為一組的團隊將分散到重慶的各個區縣,去發現當地特色農產品,并依托云凍技術設計定制化的食品冷凍保鮮產業鏈,助力重慶農產品站起來、走出去,達到區縣、企業、青年三方共贏的局面。
“初創企業要實現產品從無到有,市場從零到一的突破,遇到最多的就是人才、資金、市場、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南岸區就業和人才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像數鮮云凍的初創企業在南岸區創業孵化基地還有很多,南岸區人力社保局將以基地(園區)為紐帶,定期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成功企業家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舉辦“創客大講堂”、“創業導師服務團”等創業服務活動,助力企業加速發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