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完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布局、完善農村寄遞物流公共配送體系、開展農村運輸服務提升行動……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高質量郵政快遞物流體系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高質量打造郵政快遞物流體系,提升郵政服務“三農”能力,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意見》對于農村冷鏈物流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指導和要求,通過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暢通農產品物流通道、推動冷鏈物流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以及加強冷鏈物流監管與服務等措施,全面提升農村冷鏈物流發展水平,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應用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裝備設備。鼓勵企業按需配備標準化物流周轉袋(箱)、托盤等裝備,探索建立循環共用裝備體系;在郵件、快件寄遞過程中推廣應用條形碼、射頻識別、電子運單等;加快推進智能掃描終端、智能郵箱、智能快遞柜等設備應用。鼓勵使用低克重、高強度紙箱和免膠紙箱,通過優化包裝結構減少填充物使用量,推廣使用綠色快遞包裝物。持續加大農村物流領域新能源車輛推廣力度,提高新能源車輛使用比例。
提升農村寄遞安全水平。加強對郵政快遞業的監督管理,加快實施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有效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制度。推動縣域郵政、快遞企業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符合標準的設施,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落實《禁止寄遞物品指導目錄》要求,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滿足鮮活農產品寄遞服務需求。
推進農產品冷鏈建設。支持郵政系統、供銷社與其他社會資本合作,依托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物流園區等共建共用冷鏈倉儲設施,配備冷藏和低溫配送設備,提升農產品冷鏈服務水平,實現農產品預冷保鮮、低溫分揀、冷藏倉儲,為農產品急速送達建立“綠色”通道,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
加強“豫農郵選”品牌培育。依托重點產業,提升農產品源頭組貨和品控管理能力,深入發掘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資源,建設農產品基地,打造老家河南特色、全國知名的“豫農郵選”品牌,并將其納入“豫農優品天下行”活動范圍。設立農特產品預處理中心,加強倉儲物流基地建設,打造“郵政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區。采取“駐村”“進廠”等方式,對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建設高質量郵政快遞物流體系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
豫政辦〔2024〕47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我省郵政網絡資源優勢,高質量打造郵政快遞物流體系,提升郵政服務“三農”能力,更好助力鄉村振興,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新局面,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優化完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布局,深化郵政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郵政、交通運輸、商務、供銷、農業農村、金融等領域資源融合,完善農村寄遞物流公共配送體系,開展農村運輸服務提升行動,打造全國交郵融合發展標桿,更好滿足農村、農民生產生活需要,服務現代化農業,促進農民創業增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步伐,全面推進新時代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河南實踐。
2024年,打造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10個,鄉鎮公共配送服務站50個,“一站式”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000個以上,客貨郵融合線路不低于230條。2025年,打造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15個,鄉鎮公共配送服務站70個,“一站式”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2000個以上,客貨郵融合線路不低于260條。到2026年,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達到50個,鄉鎮公共配送服務站達到200個以上,“一站式”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達到5000個以上,客貨郵融合線路達到300條以上。基本形成設施完善、功能健全、集約共享、雙向暢通的郵政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體系,建成縣域有中心、鄉鎮有節點、村村有站點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實現縣域范圍建制村24小時內投遞送達;培育300個優質農產品納入“豫農郵選”品牌;打造15個年業務量超過千萬件的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郵儲銀行3年內累計在我省投放涉農貸款不低于3000億元。
二、重點任務
(一)布局完善共配體系,提升節點集聚功能。
1.改造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支持利用交通運輸、郵政、快遞、商務、農業農村、供銷等現有場地設施,建設集郵快合作、農村客運、農村電商、農產品展銷等功能于一體的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鼓勵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配備自動化分揀系統,因地制宜實現縣(市、區)到鄉鎮、鄉鎮到村或縣(市、區)直接到村的統一倉儲、集中分揀和共同配送,提升縣(市、區)物資下行和農副產品上行的運輸服務效率。(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2.拓展鄉鎮節點功能。按照便民、集約、高效原則,因地制宜,利用鄉鎮客運站場、農村公路養護站、郵政支局、農村電商、供銷社等站點資源,打造區域性鄉鎮公共配送綜合服務站,滿足郵件快件收發、零擔貨物臨時中轉、客運車輛臨時停靠等需求,實現輻射周邊、集散共配的功能,通過疊加農村電商、政務便民、普惠金融等業務增強公共服務能力。(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3.推動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轉型升級。依托村委會、鄉村商超、村級電商服務點、郵政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含村郵站、郵樂購等)等資源,打造具備快遞收投、農村電商、政務服務、生活繳費、交通運輸、農資銷售、普惠金融等功能的“一站式”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鼓勵推廣“一村一站一人”模式,設立鄉村寄遞物流收發公益性崗位,重點保障脫貧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鄉村建設示范村,鼓勵聘用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農村低收入人員。(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二)改革創新運營模式,提升一體發展水平。
4.強化客貨郵合作。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培育農村客貨郵市場主體,鼓勵縣域內郵政、快遞、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電子商務等企業加強協作,選擇或組建具有較強協調整合和持續運營能力的企業作為運營主體,共建共享設施、運力、裝備、人員等資源,在融合發展中實現合作共贏。(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5.促進郵快合作。鼓勵郵政快遞企業深度合作,發揮農村地區郵政網點完善、配送網絡村村通達優勢,優化末端配送渠道和線路,推動寄遞物流向村覆蓋、向戶延伸,暢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6.推動政郵合作。推進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鼓勵依托縣、鄉、村三級郵政網點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便民服務點,貼近群眾需求提供出生、入學、生活、退休等一體化服務。支持郵政快遞公司進駐政務服務中心提供寄遞服務。發揮郵政通政功能,開展警郵、稅郵等合作,實現“只進一門”“最多跑一次”。(責任單位:省行政審批政務信息管理局、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公安廳、稅務局、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三)整合升級運力裝備,提升運輸服務質效。
7.推動配送運力共用共享。支持農村客運長期穩定運行,發揮農村客運直達行政村網絡優勢和郵政服務在農村末端寄遞中的基礎性作用,推行城鄉客運班車、“村村通”客車代運郵件、快件模式,在確保安全、保障群眾乘車需求的前提下實現郵件、快件快速送達。在郵政快遞、貨物包裹量大的地方,鼓勵發展定時、定點、定線貨運班線,提升投遞效率。(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8.推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型。鼓勵客貨郵融合發展運營主體選用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輛。按照《鄉村客車結構和性能通用要求》規定,利用行李艙或物品存放區發展郵件快件等物品運輸,提升運輸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9.應用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裝備設備。鼓勵企業按需配備標準化物流周轉袋(箱)、托盤等裝備,探索建立循環共用裝備體系;在郵件、快件寄遞過程中推廣應用條形碼、射頻識別、電子運單等;加快推進智能掃描終端、智能郵箱、智能快遞柜等設備應用。鼓勵使用低克重、高強度紙箱和免膠紙箱,通過優化包裝結構減少填充物使用量,推廣使用綠色快遞包裝物。持續加大農村物流領域新能源車輛推廣力度,提高新能源車輛使用比例。(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四)數字賦能物流體系,提升便民服務能級。
10.加強信息互聯互通。引導交通運輸、郵政、農業農村、商務等部門加強數據共享,推進涉農產業、合作社、農戶等各類信息平臺標準互認、系統對接、數據共享、服務互補,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加強數據綜合利用,利用信息網絡平臺提供市場信息、農資供應、交通出行、商品購銷、物流寄遞等“一站式”服務。(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五)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提升規范安全水平。
11.規范運營作業。客貨郵融合發展運營主體要規范郵件、快件等貨物交接手續,及時、準確填制運輸與配送憑證,確保品類、數量核對無誤;規范配送流程,以便利方式告知收件人提取方式及查詢、投訴渠道等相關信息,保證貨物及時、安全、準確送達。加強市場監管,收費項目要按照規定明碼標價、上墻公示。鼓勵客貨郵融合發展運營主體制定設施、裝備、運營服務、標志標識、信息化、統計等相關標準。(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12.提升農村寄遞安全水平。加強對郵政快遞業的監督管理,加快實施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有效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制度。推動縣域郵政、快遞企業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符合標準的設施,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落實《禁止寄遞物品指導目錄》要求,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滿足鮮活農產品寄遞服務需求。(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
(六)服務支撐鄉村產業,提升轉型發展動能。
13.推進農產品冷鏈建設。支持郵政系統、供銷社與其他社會資本合作,依托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物流園區等共建共用冷鏈倉儲設施,配備冷藏和低溫配送設備,提升農產品冷鏈服務水平,實現農產品預冷保鮮、低溫分揀、冷藏倉儲,為農產品急速送達建立“綠色”通道,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14.促進鄉村文化和旅游發展。依托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傳統村落和鄉村休閑旅游點等,合理布局建設主題郵局,提供集郵產品、旅游紀念品等銷售服務,豐富鄉村旅游內容。鼓勵采用多種形式宣傳、銷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手工藝品、農特產品等,為鄉村旅游提供便捷寄遞服務,推進鄉村文化旅游等產業與寄遞服務融合發展。(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15.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水平。鼓勵整合銀行、保險等金融資源,搭建政銀合作支農融資服務平臺,通過聯合開展“送貸下鄉、送貸進村”活動,探索建立“政銀村企農”精準對接、融合發展模式。圍繞糧食安全、種業振興、鄉村產業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不斷優化服務模式和產品,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加大涉農金融服務供給力度,向農村地區提供支付結算、融資、保險等普惠性金融服務。(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農業農村廳、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中郵人壽保險河南分公司)
16.促進農村電商融合發展。鼓勵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融合互促、協同發展,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發展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借助“郵政919電商節”和“農民豐收節”等活動,開展多樣化農產品促銷活動,暢通助農渠道。支持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舉辦電商直播大賽,開設農產品銷售專區,推動特色農產品宣傳和網絡銷售。(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農業農村廳、商務廳、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17.加強“豫農郵選”品牌培育。依托重點產業,提升農產品源頭組貨和品控管理能力,深入發掘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資源,建設農產品基地,打造老家河南特色、全國知名的“豫農郵選”品牌,并將其納入“豫農優品天下行”活動范圍。設立農特產品預處理中心,加強倉儲物流基地建設,打造“郵政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區。采取“駐村”“進廠”等方式,對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責任單位:省郵政管理局、農業農村廳、商務廳、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高質量打造郵政快遞物流體系是助力鄉村振興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責任分工,壓實工作責任,省政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研究推進有關工作,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省交通運輸廳負責牽頭協調,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中國郵政河南分公司等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協作配合,建立會商機制,合力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各省轄市政府和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要參照省級做法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落實屬地責任。
(二)強化土地保障。各地、各部門要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納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圍,補短板、強網絡,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對需要新建、擴建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和鄉鎮公共配送綜合服務站的,要依法依規給予征地支持。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利用現有存量土地建設倉儲、包裝、運輸裝卸等郵政快遞物流功能的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和鄉鎮公共配送綜合服務站,可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為期5年過渡期政策,過渡期滿后,應按新用途、新權利類型,以協議出讓方式辦理供地手續。
(三)強化資金保障。嚴格落實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整合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等部門既有政策,統籌利用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研究出臺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支持政策,引導快遞進村出村,擴大農村地區上下行業務量。市場化不能覆蓋的地區,各地可結合實際選擇合適共配主體,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并可綜合考慮農村地區郵政快遞上下行業務量和運營成本等因素給予適當補貼,確保應達盡達、雙向暢通。
(四)強化宣傳引導。各地、各部門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渠道作用,通過現場會、培訓講座、專題報道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涌現出的創新舉措、典型案例等,推進“豫農郵選”品牌持續性和常態化傳播,提高社會關注度,形成各方共同關心、支持和參與郵政服務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8月23日
上下滑動閱讀原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