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欧美日韩-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亚洲精品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廣州鮮易鮮物流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冷鏈運輸的全方位優質服務!

江西南昌市出臺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附方案全文)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4-10-15
江西南昌市出臺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附方案全文)

為加快物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擴張物流業市場規模,活躍物流市場主體,更好發揮樞紐經濟優勢,切實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省會引領戰略,立足現有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以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關鍵,聚焦商貿物流、冷鏈物流、跨境物流、逆向物流等重點領域,推動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加快推進物流業轉型升級、降本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打造物流樞紐經濟區,為深入推進“一樞紐四中心”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6年,物流規模效益穩步增長,全市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2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下降至13%;A級物流企業超過62家,其中4A級物流企業達到30家。物流通道樞紐更加完善,基本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空鐵水公”現代立體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南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資源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鄉村快遞覆蓋率達到100%,干支倉配一體化銜接更加順暢。物流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城市智慧物流項目、智能倉儲項目順利推進,數碼托盤、自動打碼、自動分揀等物流技術設施標準化,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VR等先進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

二、主攻方向和發展路徑

一)商貿物流。完善城鄉配送物流網絡,合理布局物流園區、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三級配送節點,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快遞進廠”,打通城鄉配送“最后一公里”,構建城鄉雙向暢通的物流配送網絡。夯實商貿物流發展基礎,加大科技創新應用,聚焦城鄉低空末端物流,探索發展無人機配送、城際運輸等方式。因地制宜開展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和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的建設和改造,支持商貿企業加大自動分揀設備更新力度,鼓勵綠色分撥中心建設,提升商貿物流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推動商貿物流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二)冷鏈物流。按照“南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兩端冷鏈物流設施”三級冷鏈物流節點布局,推動打造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南昌西部物流產業園、中國·南昌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等重點冷鏈物流園區以及重大冷鏈物流集配中心為核心的冷鏈物流網絡,發展農產品冷鏈、食品冷鏈、藥品冷鏈、冷鏈共同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產業。增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流通能力,在集散地、產銷地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流通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支持產銷地農產品流通企業、冷鏈物流企業等改擴建冷鏈集配中心和低溫配送中心,鼓勵建設公共冷庫、中央廚房,加快綠色、高效、低碳冷藏設施應用。提高冷鏈物流重點干支線配送效率。
(三)跨境物流。完善國際物流體系,以中歐(亞)班列、鐵海聯運外貿班列為支撐,提供輻射全國、連接國際的干線運輸服務組織。以昌北機場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連接世界重要樞紐機場和主要經濟體的航空物流通道。創新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實施跨境電商“出海”行動,推廣“龍頭企業+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模式。大力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功能性平臺建設,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等參與海外倉建設,完善倉儲、物流、支付、數據等基礎服務功能,降低運輸成本,提升跨境物流的時效性、可靠性、經濟性。
(四)逆向物流。加強“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有序推動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支持物流樞紐、重點物流園區開展逆向物流體系建設,針對產品包裝、物流器具、廢舊鋼鐵、汽車以及電商退換貨等,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務平臺和網絡。健全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推進廢舊物資回收利用投遞點、轉運站、綠色分揀中心建設。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基礎設施提質工程。著力構建“空鐵水公”四位一體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加快推進昌北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持續完善機場集疏運網絡。積極謀劃武咸昌高鐵、昌廈(福)高鐵、長昌(九)高鐵,爭取納入國家鐵路中長期規劃。加快建設西二繞城高速、昌樟高速二期楓生段擴建等項目,推進北二繞城高速、南外環東延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提前謀劃景鄱昌、南昌至修水、南昌至南豐、福銀高速江西段二通道黃梅至南昌等高速項目,加快形成“兩環十二射”高速公路網。持續推進環鄱陽湖公路、G105、G320等國省道干線新建改建工程。全力推進《南昌港總體規劃》修訂和落地實施,持續推進姚灣綜合碼頭、龍頭崗綜合碼頭二期建設,推動南新港區洲渼作業區一期、昌東港區下尾萬家作業區建設。著力補齊集疏運道路、港口、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等集疏運體系短板,建設姚灣疏港公路、疏港鐵路,強化南昌港與九江港合作。
(二)實施市場主體壯大工程。加大優質物流企業引育力度,支持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國家5A級大型物流企業落戶南昌,扶持本地物流企業發展壯大,鼓勵物流企業創優評級,鼓勵物流企業通過收購、兼并、重組和企業聯盟等方式,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做大企業規模,培育形成品牌物流企業。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VR等先進技術在物流領域應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技術裝備,促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推廣綠色包裝、循環包裝等,推動物流企業信息化、綠色化、智慧化提質升級。
(三)實施載體平臺建設工程。大力推動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結合產業優勢,強化精準招商,規劃引進一批影響力大、產業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物流項目,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有效整合樞紐內各類物流要素資源,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園創建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推動打造省級示范物流園區,引導物流企業入駐園區集聚集群發展。結合城市需求合理培育打造城郊大倉基地,完善集倉儲、分揀、加工、包裝、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公共物流基礎設施。強化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與城郊大倉基地的協同互補和聯動,補齊城市應急物流建設短板。依托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健全城鄉流通網絡,增強流通保供能力。
(四)實施產業發展融合工程。推動制造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密切合作,在生產基地規劃、廠內設施布局、銷售渠道建設等方面引入專業化物流解決方案,結合生產制造流程合理配套物流設施設備,具備條件的可結合實際共同投資建設專用物流設施。引導制造企業結合實際系統整合其內部分散在采購、制造、銷售等環節的物流服務能力,以及鐵路專用線、倉儲、配送等存量設施資源,向社會提供專業化、高水平的綜合物流服務。在國土空間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中加強物流業與制造業有機銜接,圍繞“8810”行動計劃,統籌做好工業園區等生產制造設施與物流樞紐、鐵路專用線等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和用地安排,促進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高效協同。加快完善農村交通物流體系,以客貨郵融合為抓手,打通農村寄遞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促進農村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行業牽頭部門強化對全市現代物流發展工作統籌、協調、指導和督查。協調解決物流業發展跨區域、跨領域和跨部門等重大問題,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協同作戰格局,推進重大物流項目建設。
(二)強化要素保障。優先保障重大物流項目的用地需求,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時,合理安排物流項目建設用地。依法合規、用足用好支持A級物流企業發展的各類財政專項資金、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多措并舉加強物流人才隊伍建設。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物流重大項目納入省、市重點項目清單,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
(三)深化督促落實。各責任單位按照本方案,細化責任目標,明確時間節點,結合行業實際情況,加快出臺或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確保方案提出的相關工作舉措落到實處,共同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