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推進蘋果產業
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蘋果是我省優勢特色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提檔升級,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扎實落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等指示要求,立足我省蘋果產業的資源稟賦,以建設“現代果園”、打造“現代果業”為主攻目標,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強化市場導向和創新驅動,按照“穩規模、調結構、優模式、強鏈條、提品質、樹品牌、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構建產業鏈、市場鏈、價值鏈完整的現代蘋果產業體系,推動蘋果產業走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模式先進、環境友好、產出高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到2028年,全省蘋果產業的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果園生產的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優勢產區的產量占比達到85%以上,種植面積穩定在360萬畝左右,其中現代栽培模式蘋果園達到120萬畝左右,產量逐步提升到1100萬噸左右,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升級栽培模式,實施現代果園建設行動
1.加快老舊果園更新改造。對具備改造基礎的老舊果園,按照優化區域布局、優化基礎設施、優化品種應用、優化地力水平、優化種植模式的“五優路徑”推進改造提升。對具備改建條件的,按照現代栽培模式,加快改建成為標準化現代果園。鼓勵利用“四荒”資源,拓展發展空間。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有關政策要求,鼓勵通過土地流轉等途徑,提升果園規模化水平和優勢區域產業集聚度。(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
2.健全優質苗木繁育體系。鼓勵苗木企業與科研機構深入合作,推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打造優質苗木品牌,擴大優質脫毒大苗市場供應能力。推廣蘋果矮砧脫毒分枝大苗繁育技術,引導支持苗木企業建立專業采穗圃,提升品種和砧木脫毒原種供給能力。(省農業農村廳)
3.持續提升果園土壤質量。改革傳統土壤管理模式,大力推廣果園生草、果園廢棄物利用、增施有機肥等土壤有機質提升技術,持續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提升果品品質。(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
(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品種技術創新行動
4.加快新品種和砧木創制。高質量實施農業良種工程、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凝聚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國家蘋果育種聯合攻關團隊等優質科技資源,加強蘋果新品種、砧木創制。按照“早中晚、紅黃綠”的原則,加快培育、儲備一批不同大小、用途、熟期、色系、果形、口感優良品系。重點選育推廣優質、抗病、耐儲、適宜輕簡化栽培品種,以及功能型特色品種,著力破解產品同質化嚴重問題。(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
5.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集成與示范。加大輕簡化、智能化、標準化關鍵技術研發、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在果實免套袋栽培、化肥農藥減量、果園土壤健康、果實品質提升、果品貯藏保鮮和精深加工等方面開展集中攻關,破解制約產業提質增效的技術難題。(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
6.加快推進現代果業裝備研發制造。加快蘋果采摘、田間管理、產后加工及水肥一體化、果園支撐系統、各類防護網等機具裝備的研發生產,構建適合我省省情、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果業機械化管理體系,著力提高蘋果園管理的機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
(三)做強蘋果加工業,實施產業延鏈強鏈行動
7.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主產區市場體系建設,支持建設預冷保鮮、分級包裝、冷鏈物流、城市配送等設施設備,支持建設蘋果信息數據平臺、電商交易平臺,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社)
8.鼓勵發展初加工業。推廣應用適應不同生產規模的果實分級設備,推廣普及果實分級和商品化處理技術。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專用加工型蘋果生產基地,發揮好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的集聚作用,培育壯大果汁、果脯、罐頭等初加工企業。(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9.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培育和引進一批果品高端精深加工企業,創新研發新的加工品,推動形成果品精深加工雁陣集群,延伸產業鏈條。(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
(四)提高產業組織化水平,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壯大行動
10.培育壯大各類經營主體。充分利用各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發展蘋果產業,培育壯大一批蘋果生產、加工、銷售龍頭企業。鼓勵通過轉包、互換等方式,發展一批果業大戶和家庭農場,逐步解決果園地塊碎片化和經營分散問題,實現適度規模化。推廣黨支部(書記)領辦創辦合作社模式,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著力提升小規模生產農戶的組織化水平。(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社)
11.大力發展農業綜合服務團隊。建設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果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鄉土人才三位一體的農業綜合服務團隊。建立基層專業技術人員輪訓制度,提高技術推廣人員專業素質。支持建立涵蓋生產、加工、科研、推廣等各方面的蘋果產業協會,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蘋果園托管、半托管服務,推動構建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挖掘培育鄉土人才。(省農業農村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供銷社)
12.完善企業主體聯農利農機制。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多種聯合方式,推動各類經營主體與果農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建設一批以蘋果產業為基礎和主要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板。(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社)
(五)增強市場競爭力,實施品牌優化提升行動
13.加強品牌培育。按照“特色優勢樹品牌,龍頭企業造品牌,文化內涵升品牌,質量誠信護品牌”的工作思路,抓好區域公共品牌和企業品牌培育。發揮“煙臺蘋果”“沂源蘋果”等產品品牌、地域品牌的疊加優勢,把文化資源、文化價值轉化為品牌形象和市場價值。(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
14.加強品牌推廣。發揮好專家、協會、論壇在品牌宣傳與推廣中的作用,鼓勵蘋果相關企業參與、參加、主辦多種形式的展覽展銷活動,提升“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的辦會質量和影響力,結合“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等宣傳途徑廣泛推介山東蘋果品牌,提升山東蘋果品牌的市場影響力。(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農業農村廳)
15.創新市場營銷。利用網絡平臺,大力發展產銷對接、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模式,積極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農社對接、農企對接、農校對接等產銷對接活動,提高山東果品知名度和市場份額。(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蘋果產業主產市要把蘋果產業發展作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加大工作推進力度。農業農村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統籌優化蘋果發展布局,加強產業發展宏觀指導,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自然資源部門要統籌果園與耕地的占補平衡,林業部門要加強管理范圍內蘋果產業的發展和管理;科技部門要組織開展科研攻關,破解重大品種和技術短板;財政部門要加強政策集成,支持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省屬涉農科研和教學單位要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注重蘋果種質資源搜集保護,開展科研攻關,加快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
(二)注重規劃引領。統籌謀劃好蘋果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抓好《山東省“十四五”水果產業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的落實落地。蘋果主產市和主產縣(市、區)依據各自的資源稟賦謀劃當地蘋果產業的發展思路和舉措,制定本轄區內蘋果產業的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建設一批以蘋果產業為核心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農業農村廳)
(三)加大政策支持。加大信貸、設施農業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市縣因地制宜開展蘋果政策性保險,鼓勵保險機構開展蘋果商業保險。組織實施好“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項目、高效特色設施農業提升行動,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培優做強全產業鏈。(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
(四)注重工作統籌。把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放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來統籌考慮和系統謀劃,把推進果業高質量發展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接二連三、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展果業在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與精品旅游、文化創意產業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促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
(五)注重數字賦能。加強蘋果產業基礎數據采集、歸類、分析、使用和保護。建立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與電商平臺、數據公司合作,推進蘋果生產、存貯、營銷、消費信息共享共用。(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大數據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