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冷鏈物流供應鏈如何煥新,
以新質生產力譜寫篇章?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創新擔當訪名企》走進中物聯冷鏈委輪值會長單位——新希望集團旗下鮮生活冷鏈尋找答案。在鮮生活冷鏈成都總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接受央視專訪,鮮生活冷鏈總裁孫曉宇現場共同出席。
1 新質生產力,促新質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心智生產力,發展農牧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新質生產力的載體和沃土。新希望集團成立以來,以數智科技促發展,用新質生產力重塑傳統農牧業。
我國生鮮配送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布局冷鏈物流行業也是新希望集團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 生鮮供應鏈、基礎設施和管理能力是提升國內生產流通效率的核心關鍵,也是我國農業產業化食品安全可追溯的重要保障。新希望集團旗下鮮生活冷鏈,就是按照智慧供應鏈模式去打造的數字化食材冷鏈供應鏈平臺,提升生鮮食材的周轉率和品質。 2 冷鏈新科技,降本新引擎
經過8年發展,鮮生活冷鏈實現了冷鏈物流全鏈路數智化管理、全流程場景可視、全端口一鍵式線上操作。
劉永好董事長表示,鮮生活通過科技創新,讓人、車、路、庫、貨等數據實時在線可控,使得整體冷鏈物流的成本下降了近20%,同時也大幅改善了冷鏈斷鏈、周轉效率低等行業痛點。 目前,鮮生活冷鏈已經建成了 1100 多萬㎡的入網云倉,入網冷鏈車輛超 27 萬臺,為全國 108萬家門店配送生鮮食材,日均訂單超過 10 萬單,產值規模超過 100 億元 3 冷鏈新機制,24小時極致鮮
為了讓更多人喝到更新鮮的牛奶,新希望乳業開創了以24小時命名的鮮奶。
劉永好董事長介紹道:24 小時內,從奶源、生產、物流各個環節,我們就是與時間賽跑,要求從生產到下架確保在24小時內,這對冷鏈物流供應鏈有極大的考驗。24小時系列鮮奶產品,就是以市場與需求為導向轉型,科技創新鑄就的價值成果。 在鮮生活冷鏈,前一天晚9點左右收到訂單后,運營伙伴通過數智產品“智能排線”,就能在15分鐘規劃出62500+門店的調度排線,2600余物流車次的最優城配路線。凌晨4-5點完成貨車到倉裝貨,早上5點-8點完成所有門店終端配送,在門店營業前就能完成上架。 鮮生活冷鏈車全程保障2-6℃,數智產品“AI預警”及溫度硬件,通過四級預警機制,全流程監控溫度信息、行駛軌跡信息以及貨品信息,保證鮮奶不脫冷,極致新鮮。 4 冷鏈新責任,減少食材損耗
中國農科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報告》顯示,包括糧食、蔬菜、水果、肉蛋禽類等在內的食物,2022年損耗浪費總量達4.6億噸,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88萬億元;供應鏈中生產流通環節食物損耗3億噸,占比高達65.22%,優化空間巨大。
面對生鮮食材供應鏈冷鏈不冷、冷鏈斷鏈、周轉效率低、流通成本高等痛點,鮮生活冷鏈以數智化科技能力,架構起了“自建+并購+整合”全國最大的冷鏈交付網絡,并將能力延伸至食材商流采購、食材供應鏈優化領域,構建了行業領先的“全網、全鏈、全程、全時”的生鮮食材數智供應鏈服務,同時制定了嚴格的食品安全SOP,保障食材品質,減少在途損耗。 鮮生活冷鏈的數字化系統通過對生鮮食材供應鏈交付過程中產生的所有信息進行收集、分類、運輸、傳送、跟蹤、查詢等全程處理,以此有效管控食材貨品的流動過程,從而減少成本浪費、提高倉庫車輛效益,對整個食材流通活動起到指揮、協調、支持和保障的價值。鮮生活冷鏈的數字化、全國型的供應鏈交付服務,實現了7X24小時的品質把控,從而解決“冷鏈不冷、冷鏈斷鏈”的行業癥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