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商務局:
現將《貴州省2021年冷鏈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推進情況及時上報。
2021年4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貴州省2021年冷鏈體系建設工作要點
根據《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省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責任分工方案》《省委農辦等7部門關于印發<關于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實施意見>》相關精神,為提升我省城鄉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水平,助推我省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建設規劃(2021-2025)》《關于印發<貴州省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10個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實施,特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和貴州發展現代化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以產業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大決策,圍繞補短板、促升級、增后勁、惠民生,加快推進我省冷鏈體系建設,助力“黔貨出山”,助推我省農業產業發展,為實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全面加強冷鏈體系建設,2021年新增冷庫庫容30萬立方米,冷藏運輸車輛120輛,建成10個以上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10個移動預冷中心高效運行,國有平臺轉型流通企業有序推進,進一步優化貴州農產品冷鏈流通網絡,暢通貴州農產品流通渠道,有效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
三、主要任務
(一)強力推進冷鏈基礎設施建設
1.新增冷庫庫容30萬立方米。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冷鏈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冷庫布局。各市(州)新增冷庫庫容分別為貴陽市5萬立方米,遵義市4萬立方米,六盤水市3萬立方米,畢節市5萬立方米,安順市2萬立方米,銅仁市3萬立方米,黔東南州2萬立方米,黔南州4萬立方米,黔西南州2萬立方米。
2.推進農產品冷鏈集配中心建設。支持省現代物流集團、省冷投公司、貴陽農投等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繼續加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積極引進省外大型農產品流通、冷鏈物流企業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預選分級、加工配送、冷藏冷凍、冷鏈運輸、包裝倉儲、檢驗檢測等設施建設和社會化共享、共用。力爭建成赤水、盤州、興義3個出省重要樞紐農產品集散中心,以及德江、黃平、七星關、羅甸、福泉、黃果樹6個重點農產品產區產地集配中心,加快啟動正安、玉屏、從江、獨山4個出省重要樞紐農產品集散中心建設,完善貴州農產品上行流通體系。
3.加強末端冷藏配送設施建設。支持生鮮電商骨干企業積極發展“生鮮電扇+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冷鏈物流新模式,開展“無接觸配送”,布局社區電子冷藏設施、智能生鮮自提柜等末端配送設施,提升末端冷藏配送設施社區覆蓋率。
4.新增冷藏運輸車輛120輛。支持省現代物流集團、省冷投公司、遵鐵物流等大型國有企業發展冷鏈物流第三方服務,鼓勵各市(州)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增配一批冷藏運輸車輛,建立從田間到銷售終端的全程冷鏈物流運輸體系,提升冷鏈運輸能力和效率,擴大貴州農產品銷售半徑。其中,貴陽市30輛、遵義市15輛、六盤水市7輛、安順市7輛、畢節市20輛、銅仁市10輛、黔東南州12輛、黔南州12輛、黔西南州7輛。
(二)大力提升冷鏈運營效率
5.搭建冷鏈流通信息平臺。推動省級冷鏈信息平臺建設,鼓勵省冷投公司深化與深圳前海粵十公司合作,搭建冷鏈流通信息平臺,整合各類農產品市場流通信息平臺,接入產地冷庫、冷鏈物流節點冷庫、移動預冷設施、冷鏈運輸車輛、卸貨入倉等數據,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庫、車、貨匹配,力爭2021年實現全省20%以上的冷庫面積和冷藏運輸量進入平臺,提升冷鏈基礎設施運營效率,助力“黔貨出山”。
6.組建冷鏈服務專家團隊。建立省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和運營專家團隊,對省級重大項目進行評估,定期調研走訪重點項目和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和技術支持,指導各地、各農產品流通企業科學推進冷鏈體系建設,提升運營效率。
7.指導移動預冷中心高效運行。指導、支持省冷投公司、遵鐵物流搞好移動預冷中心運營,彌補產地預冷倉儲設施不足,滿足季節性農產品和小散農產品產區預冷需求,補齊農產品供應鏈“最初一公里”短板。
(三)著力培育壯大流通主體
8.持續推進國有平臺轉型流通企業。圍繞重點商品流通環節,支持批發、連鎖超市、冷鏈流通等流通主體發展,各市(州)重點培育不少于2家國有平臺轉型流通企業。
9.培育壯大冷鏈第三方服務主體。支持省現代物流集團、省冷投公司、遵鐵物流等國有大型企業發揮構建全省農產品冷鏈流通體系主導作用,開展冷鏈運輸、標準化托盤和周轉筐租賃、冷鏈設施運營等第三方服務,提高冷鏈流通組織化程度和市場集中度。引進日本松下、深圳前海粵十等專業冷鏈技術和運營團隊,提升冷鏈設施運營效率,充分釋放冷鏈設施效能。
(四)極力打造優勢農產品冷鏈供應鏈
10.優選食用菌、茶葉、刺梨、油茶、精品水果5個適冷品種,全省培育打造5條冷鏈供應鏈,促進區域相關產業發展。
11.積極對接金融機構、基金組織和第三方冷鏈運營主體,提供委托采購、存貨質押、應收賬款保理、融資租賃等冷鏈供應鏈金融服務,為優勢農產品冷鏈供應鏈建設賦能。
(五)加大冷鏈物流標準制定和宣貫力度
12.鼓勵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物流協會、制冷學會等,優選食用菌、特優果蔬和林特產品等適冷品種,制定冷鏈流通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貫徹應用國家和省關于肉禽蛋類、果蔬類、水產品、乳制品及其他速凍食品等易腐食品溫度控制的強制性標準。
13.鼓勵冷鏈物流龍頭企業研發應用標準化冷藏集裝箱、標準化周轉箱、標準化托盤、可循環使用的標準化溫控包裝盒等冷鏈載具,開展冷鏈運輸、標準化托盤和周轉筐租賃。
14.嚴格落實《冷庫規范設計》(GB5007-2010)和液氨儲罐設計標準,督促企業定期對設施設備進行檢查評估,嚴格執行操作規范與工作流程,強化對重大危險源監控,提高冷鏈物流倉儲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六)持續開展常態化冷鏈疫情防控
15.嚴格落實《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于印發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的通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強化進口冷凍食品全鏈條監管嚴防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的通知》要求,配合相關部門,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和信息報送要求,確保不發生問題。
(七)建立冷鏈流通重點企業和冷庫聯系監測制度
16.遴選市(州)級以上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庫容5000立方米以上的冷庫和冷鏈物流第三方運營企業,建立重點聯系和監測制度,重點監測肉禽、果蔬冷鏈流通率、蔬菜腐損率及冷庫周轉率等重點指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謀劃,統籌推進冷鏈體系建設重點工作落實,研究解決項目推進困難和問題,切實加強對冷鏈體系建設的指導和服務。
(二)細化工作舉措。要對照工作要點,制定本單位工作方案,細化工作舉措,按月推進落實。
(三)強化工作調度。要認真梳理項目,建立工作臺賬,定期跟進工作進展,跟蹤督促任務落實,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各單位季度推進情況請于每季末上報,郵箱:sswtltc@126.com。
(四)加強資金支持。要大力支持省級列入重點建設項目庫的農產品集配中心建設項目申報政府專項債和產業發展基金;按照《省商務廳關于做好2021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省商務廳關于做好2021年城鄉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工作的通知》要求,統籌用好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和城鄉冷鏈建設及運營資金,切實有效提升冷鏈基礎設施運營水平,充分發揮冷鏈基礎設施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