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專家:區塊鏈技術利好農村金融;張紅宇:鄉村振興需要有序推進;三全食品:直營電商營業收入額達1.06億;中恒:發力預制菜采購平臺;冷知識!有機食品產業鏈新圖景...
【熱點】
政策:破解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 近日發布的《關于擴大當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工作方案》提出,聚焦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新一批項目正加快啟動。在資金籌集上,推行政府投資與金融信貸投貸聯動;在運營方式上,對設施農業、冷鏈物流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合作建設運營。 更多關注農業食品、農業科技、農業生鮮、農業電商等領域的新政策、創新、新商業、新布局,一手行業情報、財報、行業內參,請閱讀由【農業行業觀察】(產業● 科技● 商業)編輯團隊梳理的價值信息... 01 專家:區塊鏈技術利好農村金融 專家認為,廣大農村地區,大多數人沒有信貸記錄和征信信息。實現農業普惠金融需要首先解決信用缺失問題,解決農民農企群體融資難的問題。恰好區塊鏈技術可以把農民、農企、銀行、政府機構等參與主體的相關信息上鏈。比如,村集體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農作物資產、農具農資信息都可以上鏈,從而提供農企人力金融服務、農民工理財、農民大額消費分期、農業保險等農業金融服務。 02 三全食品:直營電商營業收入額達1.06億 自2015年,“互聯網+”概念持續火爆,傳統企業紛紛接軌互聯網。三全食品創始人陳澤民也與時俱進,進行觸網轉型。陳澤民認為,把產品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銷售,“減少中間環節,減少中間的這種費用,更快地面對消費者。這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工具,是一種思維方法”。近些年,三全食品在線上主要依托京東、天貓、叮咚買菜、美團等平臺,銷售“三全”及“龍鳳”品牌,銷售產品品種有速凍米面、速凍涮烤、常溫食品等。據悉,2022年上半年,三全食品直營電商營業收入達1.06億元,同比增長40.03%;毛利率達33.73%,同比增長3.37個百分點。 03 溫氏股份:Q3凈利潤42.09億元 近日,溫氏股份發布2022年三季報,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3.25億元,同比增長52.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09億元,同比增長158.43%。公司擬每10股派現1元。券商還認為,隨著四季度元旦假期、腌臘需求或將帶來需求持續反彈,在豬價景氣以及公司成本持續改善的背景下,預計溫氏股份盈利將大幅回正。 04 中恒:發力預制菜采購平臺 數據顯示,今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4100億元。在新機會、新價值、新趨勢下,借助濟南市預制菜流通企業協會的揭牌成立之際,中恒預制菜商貿展示中心將依托江北最具影響力的酒店用品批發市場,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搭建B端一站式綜合采購平臺,為餐飲品牌樹立更加多元的營銷解決方案,成為餐飲企業第三增長曲線的核心動力,助力“預制菜”產業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動能轉換以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新引擎。 05 張紅宇:鄉村振興需要有序推進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不斷推進的同時,要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分工分業。在張紅宇看來,推動土地經營權的有序流轉,培育壯大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利于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工業領域、向城市遷移和就業,釋放農村人口和勞動力轉換帶來的改革紅利。 06 冷知識!有機食品產業新鏈圖景 有機食品的產業鏈上游環節主題為有機食品原材料生產企業,主要負責有機食品生產和有機肥料等投入品的生產;中游環節主體為有機食品加工企業,主要負責加工、儲存和運輸;下游涉及銷售渠道,主要有商場、有機食品專賣店和電商平臺等,最終流向消費者。